跳到主要內容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
網頁導覽
:::
首頁
藏品查詢
分類瀏覽
English
首頁
> 藏品資訊
:::
單簧竹口琴
編號
編 目 號
:
AT000763
主題
分類1
:
樂器
分類2
:
吹奏樂器
名稱
登錄名稱
:
口琴
中文 名稱
:
單簧竹口琴
英文名稱
:
Jew's harp
-數量-
單 位
:
件
數 量
:
1
所屬族社
所屬族群
:
排灣族
材質
主材質分類
:
金屬、竹、毛、織品
尺寸/度量
長
:
427
mm
寬
:
20
mm
厚
:
18
mm
淨重
:
5
g
其他測量值
:
口琴90mm
外觀描述
原件與否
:
原件
功能/意義
功能
:
樂器
-備註-
備 註
:
排灣族
藏品描述
描述
:
本件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「排灣族單簧竹口琴」(館藏編號AT000763),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其採集地。本件為排灣族的傳統樂器,族語名稱為barubaru。
此件排灣族口簧琴以竹子製成琴身,並組裝一銅片為琴簧,故稱作單簧竹口琴。
竹製琴臺的兩端較厚,中段較薄且切割出一處長方形的空間用以裝置簧片,整體呈現一側為圓弧、一側收束成「C」字如魚尾狀的流線形狀。簧片根部嵌入琴臺切出的凹槽細縫裡,並以竹片夾住後纏繞麻繩加強固定。
本件口簧琴另以鐵絲綁繫一長繩配件,為演奏口簧琴時用以扯動使簧片發聲的拉繩,其前段由麻繩纏束而成,間以等距的四圈黑色麻繩綴飾,再綁繫接合另一段以黑色麻繩綁束紅色、黃色、綠色毛線以及頭髮,尾端呈流蘇狀的裝飾。
口簧琴是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樂器,早期的口簧琴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將竹子製成琴身,並切出一長條細竹片做為琴簧,晚期才逐漸有組裝銅片或鐵片為琴簧的口簧琴。在排灣族的傳統文化裡,無論男女都可以使用口簧琴,並藉由演奏口簧琴來傳達彼此心意以及表示定情。
吹奏口簧琴時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持琴臺較平整的一端,將琴臺立起使嘴巴靠近簧片的舌尖部位,再以嘴唇輕微含住琴臺上下兩側,藉由右手扯動拉繩造成簧片根部震動,進而於口腔內產生共鳴,演奏時也能隨著變換口腔形狀和大小以發出不同的聲響音調。
根據文獻記載,臺灣原住民族除了雅美/達悟族不使用口簧琴外,其他各族都有口簧琴,尤以泰雅族之使用最為有名,其次為阿美族、布農族等。排灣族的口簧琴較少見,不過在日本大阪民族博物館的收藏品中,有不少排灣族的口簧琴。
回上頁